11月18日下午,日本庆应义塾大学首席教授大石昌史做客人文讲坛,为公司学子带来一场题为“判断的诗学”的讲座,以“比拟”作为“意象”与“观念”的反转关系为日本文化的艺术特征,向永利yl23411及外国语学院一百多名师生展示了灿烂的日本文化。
讲座以比拟的构造、意象的模拟、修辞性转用三个内容为切入点,考察心理性·认识论角度的内在意识作用(表象作用)和理论性·文化性角度的外在符号操作(言语行为)两方面的综合性关系。理论深入浅出,并结合日本文学现象中的实例,很好地讲述了“无的类比导致的存在的象征化”这一理论事实。
大石昌史教授在讲比拟的构造时,首先向大家分析了比拟的语义,他讲到“作为表现技法的比拟是将某物作为准于他物之物,‘比作’他物,即日语的‘見立て’。”;接着又从比拟与比喻的区别关系出发,分析了二者的异同,以《万叶集》和歌中的词语为例进一步详细地阐述了“比拟”和“比喻”;“拿枯山水的情形来说,石头决不是兔子,但是却被比拟为兔子”,通过意象与观念或是像与意义的意识的位相相异的的组合而呈现出极其错综复杂的关系的比拟与比喻的具体状况,讨论模拟与转用。在讲述意象的模拟时,他更是从“意象的类比”、“比况(类似)——和歌·庭园·景色中的比拟”、“改编(代入)――歌舞伎?浮世绘中的比拟”三个方向出发,结合日本文学中《古今和歌集》、《作庭记》、《见立绘》等具体文本,加以阐述。对修辞性转用这一环节进行讲解时,大石昌史博士又将其分为比喻的诸相、表达媒介的语言行为——如此看待的要求、意识的前景和背景——意象与观念的动态性关系、像与意义的反转性相关 ――作为反讽的比拟等四个部分予以说明。
在最后提问环节,永利yl23411和外国语公司的学生拿出十分的热情,提出与自己专业相关及不懂的问题,大石昌史先生的激情则再次被点燃,悉心、认真地回答了每一位提问者的问题。
大石昌史博士,是日本庆应义塾大学首席教授、国际美学联盟委员、日本美学学会委员、三田哲学会委员。著有《美学·艺术学:美·艺术·感性之知的螺旋式循环》、《心理与逻辑之间:美学超越论的位置》、《大西克礼与超越论的美学》、《日本的美意识与场的逻辑》、《阿部次郎与移情论的美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