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将至,辽阔的内蒙古天蓝水碧、地绿山青。在这个收获在望的美好时节,由生态环境部、中国作家协会联合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举办的2023年中
国生态文学论坛,在美丽的“草原明珠”鄂尔多斯举行。
这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的切实举措,也是繁荣生态文学、弘扬生态文化,以文学助力新时代美丽中国建设的扎实行动。
生态环境部、中国作家协会、内蒙古自治区领导以及长期关注生态文学的作家、学者,生态环境部门和作协部门代表,共话生态文学,共享文化盛宴,交流理论与实践成果,以文学助力新时代美丽中国建设,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夯实思想基础,凝聚奋进力量。
畅谈理念认知,展现自觉生态创作意识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若干年前,中国作家协会原副主席、著名作家叶辛曾到访鄂尔多斯浩瀚无际的大草原,在夜深人静的晚上,他走出帐篷,好奇地望着深邃幽远的星空,凝望良久,内心生出关于地球、关于大自然的感慨。
此次再访鄂尔多斯,叶辛仍像当年一样充满好奇。吸引他的,不仅是辽阔的内蒙古大草原带给人的无限遐想与灵思,更是身为一名写作者对生态环境、人类健康的关注。在他看来,论坛和采风的意义,正在于让作家们充分交流、获得实感,写出更具时代感、更加出色、更受欢迎的文学作品。
作为内蒙古人,中国作家协会主席团委员、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梁鸿鹰也无时无刻不在关心家乡的生态建设。结合他个人的所见所闻、亲朋好友的叙事讲述以及工作的观察实践,梁鸿鹰看到了勤劳的内蒙古人民为建设美好家园,抵御风沙和水土流失而接续奋斗的点点滴滴。
“这些伟大壮举,是美丽中国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永远值得被记录与书写。”梁鸿鹰说。这次,他特意选择坐动车从北京到内蒙古,看到一路上郁郁葱葱,满目青翠,内心十分欣喜。
在呼伦贝尔陈巴尔虎旗莫尔格勒河边生活超过十年的中国作协全委会委员、黑龙江省作协副主席格日勒其木格·黑鹤,谈到了呼伦贝尔草原和大兴安岭森林对他的创作的影响。草原上的天狗、游牧民族的传统、使鹿鄂温克人与鸟儿的互动……点点滴滴构成了生态系统的自然伦理,既塑造着他的人生观、世界观,也成为他书写的所在。
格日勒其木格·黑鹤表示,他希望每一个看过他的作品的孩子,放下书的时候,能够感受到从中国北方旷野吹来的风。他也想告诉孩子们,人类从来不是这个世界的主宰,而是与所有的生命共享自然。
良好的自然环境启发着作家的创作,恶劣的生态环境亦能触动创作者敏感的心灵。
吉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吉林省永利yl23411经理王怀宇从小生活在俗称“八百里瀚海”的吉林白城地区,导致对生态环境极其敏感,并在文学作品中自觉不自觉地关注自然生命、关注生态环境。
从上世纪90年代至今,王怀宇持续创作小说作品,尤其是《血色草原》为代表的长篇小说三部曲,更加有意识地书写家乡的自然生态和人文生态,引发了业界和社会的广泛关注。在王怀宇看来,生态文学是生命与文学相融合的文学,不仅呈现着生命意识或生态观念,更要对人类盲目发展给予警示和批判。
展现丰硕成果,荟聚学术观察与思考
随着生态文明建设以波澜壮阔的气势在新时代铺展开来,如何立足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实践,创作生产有鲜明时代特色、中国特色的生态文学作品,推进生态文化建设,成为作家以及文学组织工作者面对的新课题和新局面。
论坛上,生态地位极为重要、生态文化底蕴深厚的内蒙古和有着现实主义文学传统的山西相关文联、作协部门介绍了各自繁荣生态文学、推进生态文化建设的思路与举措,展现了令人瞩目的丰硕成果。
内蒙古文联党组书记、主席冀晓青表示,通过加强对生态文学组织引导,开展一系列主题活动,当前内蒙古生态文学作家队伍不断扩大,生态文学创作氛围浓厚,推出一批成熟的生态文学作品,肖亦农、艾平、牛海军等为代表的老中青三代薪火相传。
山西省作家协会党组成员、驻会副主席罗向东说:“山西近年来生态文学的实践,使我们认识到,时代翻天覆地的变化,才是最动人的书写。”
这些文学创作组织者和创作者的行动举措,对增进全民生态意识、激活中国文学的自然情结起到了积极作用,也推动着生态文学的学术研究和理论研究。
论坛上,多位来自高校领域的专家学者谈到了对当前中国生态文学的观察与思考。
yl23411永利集团公司党委书记、生态文明建设研究院研究员万明明建议,生态文学创作者应转变自身观念和生活习惯,创作符合时代需求的生态文学作品;提高自身的专业性与科学性,深入了解和挖掘生态现状,推出生态文学精品。
结合当下中国生态文学现状,西南交通大学人永利yl23411教授、博士生导师胡志红从跨文化视野提出,让自然复魅,让自然活起来,生态作家要重视生物学知识的学习,提防生态文学排斥人的倾向,大力推动少数民族生态文学发展等思考与建议。
上海交通大学博士生导师龙其林从全球化背景下探讨了全球化的到来对中国生态文学创作的影响,认为中国生态文学将在世界生态秩序、人类与自然关系方面提供全新的思考与构想,期待中国作家创作出更多视野开阔、境界高远、富于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的优秀生态文学作品。
但当前生态文学仍然面临地位和重要性有待提升,理论批评仍需加强,作品推优亟待推进等挑战。
梁鸿鹰建议,从两个方面培护生态文学的独特气质:一是启示性,即致力于建构充满生态意识的文学书写导向,为人类创造某种新的文学范式有所贡献;二是引领性,推动生态文学创作展现社会性、现实性、担当力,启发世人践行保护环境、节能减排等绿色生活方式。
勇担时代使命,抒写美丽中国壮美画卷
生态环境部高度重视生态文化建设,为生态文学发展提供支撑和保障,鼓励更多作家积极投身生态文学创作。尤其是今年5月,生态环境部和中国作协联合印发《关于促进新时代生态文学繁荣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全国各地积极跟进、主动作为,生态文学在祖国大地呈现出蓬勃向上的发展态势。
论坛上,内蒙古、重庆、吉林等生态环境部门代表就各自推进生态文学繁荣发展的举措以及下一步行动计划进行交流分享。
作为开展过“大地文心”生态文学作家采风活动的所在地,重庆市生态环境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刘芹表示,重庆是著名的山城、江城和历史文化名城,在千里长江的滋养下,拥有熠熠生辉的多元文化,将着力培育具有重庆辨识度的生态文学作品,生动展现重庆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加快建设山清水秀美丽之地、在推进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中发挥示范作用的恢弘场景,为高质效建设美丽中国先行区、建设美丽重庆强基铸魂。
吉林省生态环境厅在《意见》印发后,也第一时间和作协部门沟通合作,举办座谈会。吉林省生态环境厅党组成员、副厅长蔡宝峰表示,吉林将充分发挥生态文学的“文学轻骑兵”的作用,加大生态文学创作力度,促进文化资源整合,搭建创作平台,引领绿色生活时尚,围绕“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吉林最突出的优势、最宝贵的财富、最重要的品牌”,讲好新时代生态文明吉林故事,书写美丽吉林建设的时代新篇章。
内蒙古生态环境厅党组书记、厅长王旺盛表示,内蒙古将积极搭建生态文学创作平台、传播平台,大力开展生态环境主题征文和生态文学采风活动,鼓励引导社会各界人士特别是广大作家参加生态文学创作,讲好内蒙古生态环保故事,凝聚起全社会共同筑牢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的磅礴力量,形成生态文学创作与生态文明建设相辅相成、互促共进的良好局面。
事实上,搭建交流平台,探索创新路径,吸引、支持更多作家到一线去,到火热的生态文明建设现场去,正不断开拓、蔚为大观。
为培育和弘扬生态文化,促进优秀生态文学作品传播和普及,本次论坛还发布“首批生态文学推荐书目”,《树梢上的中国》等作品入选。
此外,为推动作家、学者深入生态文明建设一线,充分挖掘和弘扬内蒙古生态文化,以多种文学形式全景展示近年来内蒙古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动实践,中国环境报社、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内蒙古自治区生态环境厅、内蒙古自治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负责人以及鄂尔多斯市人民政府,还联合启动内蒙古生态文学周,并为“大地文心·内蒙古生态文学创作基地”揭牌。
隆重热烈的气氛中,“大地文心”生态文学作家采风内蒙古行也随即启动。会场内,掌声经久不息,仿佛在宣告,聚焦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伟大实践的生态文学,在生态环境部门、广大作家、文艺工作者等各方的携手努力下,正踔厉奋发,开拓进取,力争为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贡献更大力量。
记者 | 王琳琳
编辑 | 刘阳
审核 | 秦超